礼赞!国家最高荣誉!
国士之风:立鸿鹄之志,以一生践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将于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致敬!共和国最高荣誉!
今天,让我们用最炽烈的感情
他们的志,是忠诚国家
他们的行,是无私奉献
她是申纪兰
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
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
真正意义上完善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制度
有人问申纪兰
你的一生可以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她坚定地回答:“忠诚。”
他是孙家栋75岁被任命为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立项总设计师2007年11月5日
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完成环绕月球任务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人们欢呼雀跃孙家栋却在角落偷偷擦眼泪“航天是我的兴趣,一辈子也不会累。”
他是李延年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他带领官兵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
顶住敌人多次反扑
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立特等功
他却鲜少提及自己的功劳
他说:“不是我自己贡献大
而是战友们牺牲流血的贡献大。”
他是张富清
获特等功1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
3次获得战斗英雄和人民功臣称号
直到2018年11月
有关部门采集退伍军人信息
他的故事才揭开面纱
为什么从不提及战功?
他说:“战友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有什么资格去(把功劳)拿出来
在人民面前去摆啊!”
他是袁隆平
“谁来养活中国?”
他用高产、更高产、超高产
给出了世界这个答案
他说:“希望今年我们的示范田
百亩片能够实现亩产1200公斤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她是屠呦呦
3年时间,一千斤试药
最终锁定青蒿
为了尽快进入临床验证
屠呦呦以身试药
新一代抗疟药物青蒿素诞生
自上世纪70年代青蒿素问世以来
治愈疟疾患者不计其数
同事这样评价她:“一提青蒿素眼睛就亮。”
△图为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
他是黄旭华
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
靠着两只国外带回来的
“华盛顿”号核潜艇玩具模型
中国核潜艇研发之路就这样从零开始
他成功了,从此中国核潜艇为祖国保驾护航
30年后,他的工作终于公开
1986年底,他再次回到广东老家
93岁母亲已白发苍苍
他眼含泪花说: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他们的志,是科技强国
他们的行,是埋头科研
犹记得2000年中国发射首颗国家战略卫星出现问题时他说:“我希望自己乘坐的那辆车从山上掉下去把自己摔死因为这颗卫星比我的命还重要摔下去我是烈士,卫星丢了我无法交待。”
他是吴文俊他从中国古代数学思想中获得启发提出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方法被称为“吴方法”“不能让外国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应该让外国人跟我们跑。”
他是南仁东
他是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如果因为工作没做好
fast停一天,就等于国家白扔了12万。”11年时间,他耗尽心力选址只为给国家降低成本如今中国天眼已发现93颗新脉冲星南仁东先生却永远看不到了......
他是顾方舟他被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1955年,全国多地爆发脊灰炎(俗称小儿麻痹症)顾方舟临危受命研发小儿麻痹症疫苗他瞒着妻子将试验疫苗给一岁的儿子喝下观察效果“每天早上报来自家孩子的平安已是最好的消息。”
他是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之一为了拿到爆心第一手数据他二话不说爬行进入直径只有80cm的小管洞
忍受近40度高温和强辐射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他们的志,是桃李天下
他们的行,是百年树人
她是于漪
躬耕于中学语文教育事业六十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她的公开课《海燕》在电视里直播
上海万人空巷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
凝聚一生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懈追求
她说:“我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他是卫兴华
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
他提出“商品经济论”在经济学界影响广泛
如今94岁高龄的他
仍忍着腰痛伏案写作
他说:“我不赞成让老同志发挥余热的提法
我还在燃烧呢!”
他是高铭暄
我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导
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己培养刑法学博士的历史
他的目标是能一直带学生
“我身体没问题,我还能上课
大教室如果没有话筒也没问题。”
他们的志,是润物无声
他们的行,是深耕大地
他是王蒙
《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
有人评价说:“王蒙本身
就是一部浓缩的当代文学史。”
如今的王蒙仍坚持写作
他说:“我还是一线劳动工作者。”
她是秦怡
她主演《铁道游击队》
《青春之歌》等三十多部影片
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荧幕形象
她说:“不管88岁还是98岁
我都要跟着所有同行们一起继续前进。”
她是郭兰英
她演唱《我的祖国》《南泥湾》等歌曲
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回忆
2019年央视元宵晚会,90岁的郭兰英
再次唱起《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他们的志,是保家卫国
他们的行,是以身许国
他是麦贤得
1965年,他在“八六”海战中
被弹片打进靠近太阳穴的额叶
身受重伤却坚持战斗三个小时
为祖国做贡献,他别无他求
只想“永做小小螺丝钉”
他是张超2016年4月27日12时59分张超驾驶的舰载战斗机突发故障他第一反应是保住战机
操作无效后从几十米高空重重摔在地上救护车上,他仅留下一句话“团长,我还能不能活?”人生的最后4.4秒,他保住了战机却没有护住自己
他们的志,是以国为傲
他们的行,是奋斗不止
他是王文教
作为印尼华侨
为振兴中国羽毛球事业
他写下“永不回印尼”保证书,随即返回祖国
作为国羽总教练,他带领中国羽毛球队获得
56个世界单项冠军,9个团体冠军
首夺“汤姆斯杯”时,他说:
“那一刻我们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
真是扬眉吐气,我们很自豪。”
他是王有德
他用40年建起一道东西长47公里
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控制流沙近百万亩
阻挡毛乌素沙漠侵蚀
成为世界治沙史的奇迹
“多栽一棵树,就能体现我的价值
也就多了一点幸福,我要一直干下去。”
他是王启民
他攻克技术难关
解决大庆油田开发建设核心技术难题
为大庆油田连续27年
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做出突出贡献
如今,80多岁高龄的王启民依然情绪高昂
“谁说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
开发不了这么复杂的大油田
我们就要跨过洋人头,敢为天下先!”
他是王继才
奉命守卫开山岛32个年头
动手修缮营房,建哨所
每天巡海岛、升国旗
遇到台风,他怕国旗刮跑
顶风跑到山顶将国旗紧紧抱在怀里
返回途中一脚踩空,摔断两根肋骨
他却说:“人在旗帜在,旗在阵地在。”
他是朱彦夫
抗美援朝时身负重伤
失去左眼,右眼视力0.3
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截肢
退伍后,他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
治山、治水、造田、架电......
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
创作长篇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
他说:“有一种精神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他是李保国
他扎根太行山区,运用科技建立
太行山优质板栗集约栽培等技术体系
他带动10万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
李保国研究的富岗苹果
采用少见的套袋子技术
村民不接受,他自掏腰包
买16万个果袋在果园搞试验
“赔了算我的,赚了是大家的。”
他们的志,是为国奉献
他们的行,是一生践行
他是董建华
他带领特区政府和香港各界人士
作出历史性贡献
他说:“能在这个时间做中国人,我很高兴,
有机会参与到里面扮演一个小角色,我很骄傲。”
他是李道豫
在“导弹制裁”等多个国际事件中
与美国斡旋较量,最终赢得尊重
“只要是在为党和国家工作就是幸福的。”
半个多世纪
她完成了洞窟断代分期第一册报告
提出建立“数字敦煌”
实现莫高窟壁画、彩塑永久保存
“如果我这一辈子真能干一件事,
那么我觉得这一辈子好像也还值。”
他们是共和国的精神坐标
他们为共和国献上一生深情与热爱
这份爱
是直上云霄星河的“嫦娥”
是挺进深海的“蛟龙”
是扎根田间地头的年复一年
是埋头实验研究的孜孜不倦
……
立鸿鹄之志
以一生践行
今天
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呼唤
更多新闻
监制/李浙 主编/张天宇
策划/马玮璐 编辑/王元巾
©央视新闻